上海机场:并未崩塌的流量长期主义
编者按: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“巨潮商业评论”(ID:tide-biz),作者:董二千,编辑:杨旭然,36氪经授权发布。
2003年5月,淘宝上线,此时中国最早的C2C公司易趣已成立四年多,并获得了来自eBay“无限美元”的补给。
当年7月,易趣与新浪、搜狐、网易、TOM 等门户网站达成排他性的独家广告协议,签下了几乎所有优质网络广告资源。
为了吸引商户,马云承诺“淘宝三年免费”,八年后,淘宝的单日成交额最高已达43.8亿元,超过北京、上海单日的零售业销售额之和,而此时的淘宝对待商户的态度也发生了一些改变。
2011年,淘宝为了提高“品质”发布新规则,要求入驻商家缴纳万元以上保证金,每年6000元的技术服务费提高至3万元和6万元,并要求无法缴纳的卖家搬家到“淘宝集市”,即从原来的门市搬家还没形成气候的地摊。
这一动作显然倾斜于品牌商家,毕竟这部分商家才能贡献更高的货币化率。不过,此条新规引发了商户的强烈反弹。
平台与品牌的关系是如此微妙。双方博弈的背后,突出一个利字。上海机场最近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,甚至更处于被动。
2021年1月30日,上海机场 (SH:)公告称,与日上上海签订补充协议,之前签订的特别重大合同因为疫情原因需要调整。
原合同约定的2020年保底收入是41.58亿,补充协议签订后,相关修订内容自2020年3月1日起实施,上海机场据此确认2020年度免税店租金收入为11.56亿元。
由此,其2020年度预计录得净亏损12.1亿元至12.9亿元,去年同期实现盈利50.3亿元,同比骤降124%~126%,反应在资本市场则是,2月以来,其股价连续暴跌。
01 本质上就是基础平台上海机场在早年市盈率相对较低,2017年之后免税业务提升了其估值水平。
易方达张坤曾经说过,上海机场是他最成功的的投资。“它本质就是把所有的基础设施、跑道建好之后,就是一个基础平台,这个平台上的所有流量都可以变现,变现的形式可以是商业,也可以是广告。”
上海机场在投资圈有诸多花名,“最硬核心资产”、“机场茅台”等,而支撑着这些别称的正是其过往突出的表现。
1997年成立的上海机场,其核心资产为上海浦东机场。其业务可分为两部分,包括航空性收入和非航空收入。前者主要包括起降费、停场费、客桥费等;后者主要包括商业零售、餐饮、广告等。
从业绩层面而言,上海机场是国内营收规模最大的机场,同时也是国内盈利能力最强的机场。
2019年,上海机场与首都机场的营收基本持平,但净利润却高了一倍,这其中相当一部分的差异在于非航空收入(主要是免税业务收入)。
透视上海机场历年的营收情况,不难发现,其航空收入早已出现瓶颈,近年主要的增量则来源于非航空性收入。
其生意模式可简要概述为:航空性业务提供流量,覆盖基础设施成本;非航业务依靠流量变现能力,支撑机场利润,并打开资本市场的想象空间。
在2017年之前,资本市场给上海机场的估值基本在20倍PE左右,但之后其市值一路攀升,最高逾1600亿元,PE最高也达到35倍,其中的关键转折则是免税业务。
2016 年,中国开放19个进境免税口岸。2017-2018 年,中国国旅(现更名为中国中免)相继收购了日上中国(经营首都机场免税店)、日上上海(经营上海机场免税店),自此中国免税行业开启高景气周期。
2018年9月,上海机场免税重招正式落地,日上上海以7年410亿元的保底合同,综合扣点率42.5%中标,该合同较上一轮扣点率提高了10个点。
免税行业的景气度叠加扣点率提升,上海机场迎来长达三年的长牛,但时至2020年,事态悄然发生变化。
02 角色互换免税赛道中国中免一家独大,双方的博弈关系已经生变。
一个机场的命运,除了它本身的努力之外,也要看历史的进程。
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,上海也是亚洲、欧洲和北美大三角航线的端点之一,而上海的国际航班基本集中在浦东,高密度的国际航班及高比例的国际旅客,是其免税业务蓬勃发展的客观基础。
但疫情使这些基础都发生了改变。2020年,上海机场国际旅客吞吐量为410万人次,相较2019年的3240万次骤降近9成。
游戏的另一方,中国中免在2020年则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。
2020年7月,海南省离岛免税新政正式实施,离岛渠道或将成为国内免税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,而海南全部的离岛免税店均由中国中免实际控制。
上一篇:加快社会主义法治经济体系建设的四个要点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