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科学社会主义

奋斗百年路,起航新征程|红色出版源头:社会

//阅读提示

///

NOCITCE

新印刷所旧址

社会主义研究社出版的《马格斯资本论入门》《政治主义谈》 (资料图片)

百年前,陈望道翻译的《共产党宣言》第一个中译本在沪问世。许多人可能不知晓,在共产主义先驱筹划出版这部马克思主义经典的过程中,形成了一个社会主义研究社(后也称为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),它是中国红色出版的源头。

《星期评论》编辑部响应“时代之召唤”

近代上海,由于学术信息和出版条件等方面的优势,成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最早窗口。1899年2月至5月,上海广学会主办的《万国公报》连载李提摩太、蔡尔康合译的英国颉德(按:今译基德)所著《社会演化》前三章(出版单行本时书名译为《大同学》),其中谈道:“马克思之言曰:‘纠股办事之人,其权笼罩五洲,突过于君相之范围一国。'”这段话出自《共产党宣言》,现在通行的译文是:“资产阶级,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,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。”这是在中国对《共产党宣言》内容的最早介绍。

“五四”运动前后,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化界已成为新潮,梁启超、李大钊、张闻天等都在所撰文章中摘译、引用过《共产党宣言》片段,李汉俊等也在报刊上介绍过它的相关章节。1919年5月,《新青年》推出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。

当年,在沪印行的《星期评论》(编辑部设于上海法租界白尔路三益里17号,原石库门建筑现已不存,遗址位于今翠湖天地御苑住宅小区),由早期共产主义者负责编辑,它以研究和介绍社会主义而获盛名,在进步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。《星期评论》编辑部深感尽快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译成中文“已是社会之急需,时代之召唤”,急切希望译出《共产党宣言》全文,先进行连载,继而再设法出版单行本。参与编刊的邵力子想到一位译者人选,那就是多次向自己主编的上海《民国日报》“觉悟”副刊投稿的陈望道,他不仅思想进步、精通日文和英文,而且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学识;于是,便在《星期评论》编辑部的讨论中提出:“能承担此任者,非杭州的陈望道莫属。”这个建议得到了同仁赞成,陈望道被确定为《共产党宣言》译者。

陈望道担当重任翻译《共产党宣言》

1920年早春的杭州,依然比较冷。这天,陈望道正准备出门,邮差来到他暂住之处,递交一封上海来信。他拆开一看,是邵力子寄发的,以为又要让自己给上海《民国日报》“觉悟”副刊撰稿;经细阅方知,这是代表《星期评论》编辑部邀请自己翻译《共产党宣言》。他不由心中暖流涌动,小房间内的寒冷似乎都被驱散。

陈望道出生于浙江义乌西北山区。在16岁时,他翻山越岭去义乌县城绣湖书院,学习数学和博物。随着眼界的扩大,他又来到申城补习英语,打算赴欧美留学,但限于经济条件等未能如愿,遂前往日本。抵达东瀛,他结识日本著名进步学者河上肇、山川均等,常阅读其译介的马克思主义著作,并逐渐明白一个道理:“救国不单纯是兴办实业,还必须进行社会革命。”“五四”运动爆发后,他返回杭州,担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语文教师,与进步师生一起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,成为轰动全国“一师风潮”事件的核心人物。因遭顽固的守旧势力围攻,他刚愤然离职,就收到邵力子的函件,心里十分激动:《共产党宣言》博大精深,不少人曾想全部译出却未能如愿;我一定要通过自己的手,向世人奉献一个高质量的全译本。

陈望道返回义乌故里,在分水塘村老宅,根据《共产党宣言》日译本、英译本,并借助《日汉辞典》和《英汉辞典》,着手进行翻译。他经数十天的艰苦奋战,于4月底基本完成《共产党宣言》的翻译任务。不久,他接受《星期评论》编辑部邀请赴沪,参与编刊;当他提着箱子赶到申城,寻抵《星期评论》编辑部,“在三楼阳台上见到……李汉俊、沈玄庐,还有沈雁冰、李达”。

陈望道在上海又悉心对《共产党宣言》译稿作了整理,李汉俊、陈独秀校勘。《星期评论》正准备连载《共产党宣言》,不料该刊突然遭查禁。

陈独秀创办社会主义研究社

那时,陈独秀等正在沪筹建中国共产党发起组,面对《星期评论》发生的意外变故,经与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商量,他决定创办一个红色出版机构——社会主义研究社,直接出版陈望道译的《共产党宣言》单行本。不久,在维经斯基帮助下,陈独秀先于上海法租界辣斐德路成裕里12号(今复兴中路221弄12号)的石库门建筑内设立新印刷所(名称有“日日新又日新”之意)。

上一篇:经济制度变迁: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
下一篇:没有了

Top